41岁北大才子癌症去世,负离子疗法的防癌抗癌作用岂可忽视?

内容提要:负离子疗法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历时100多年研究史且有着“人类生命的维生素”等美誉,对癌症的防治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

他是北京大学的计算机本科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工程硕士,并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叫魏延政,31岁时任华为无线营销部的总裁助理,5年后被确诊“透明细胞肉瘤”。为与癌症抗争,他失去了整条右腿,半年内三次禁食近3个月,接受大剂量的放化疗,经过苦苦坚持5年后,于41岁时不幸离世。

魏延政经历了手术、放疗、化疗的全部痛苦,由于他患上的癌症比较罕见和顽固,放疗、化疗的剂量都非常大。他时常呕吐,哪怕脑子里闪现一下喝一口水的念头,就会立马吐得昏天暗地。魏延政在博客中写道:“每天晚上,必须呕到把半个拳头大的那口半凝固状胆汁吐出来,这一天才算是扛过去了……第二天,又是不断地呕吐到那一口出来。”但41岁那年,魏延政还是因为癌症离开了人世。

据国家卫计委调查,我国每年新发的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有8550人被确诊,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而且专家也指出,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机率高达72.18%,患癌概率为22%。可以说,癌症离我们并不远!

那为什么将负离子疗法作为防癌抗癌的重要一步?

这是有据可循的。首先,负离子疗法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历时100多年研究史且有着“人类生命的维生素”等美誉,对癌症的防治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

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中表示:量子医学认为,癌症的发生原因,是细胞丢失电子引起的细胞核基因突变。致癌物质如氧自由基,是一种正离子即不饱和电子物质,它由于自身缺少电子,就要从周边正常细胞中拉出一个电子来修复自己。但正常的细胞由于失去电子,就会畸变成癌细胞,畸变的细胞便会再去去夺取邻近细胞的电子。在这样的连锁反应下,这些畸变的细胞在繁殖复制时遗传密码发生错乱而引起基因突变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形成癌症。

但通过负离子疗法,在提供大量负电子时,可以中和体内正离子,提高免疫细胞活力,终止连锁反应及基因突变,制止癌症的发生。研究还发现,负离子疗法还能直接促进人体的NK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灭癌细胞。

目前,随着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的问世,负离子疗法不再只存在于森林中,以此高端专利技术研制而成的生态负离子健康产品(生态负离子理疗仪、空气维他命疗养机、生态负离子发生器等)逐渐走进了大众家庭,促进了负离子疗法的实现,也在癌症的预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JZX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