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结核日:带你了解负氧离子如何帮茜茜公主 击败浪漫面具下的致命杀手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我们所熟悉的茜茜公主也曾在1852-1859年期间得上了一种恶化极快的肺结核,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的茜茜公主接受宫廷医生的建议来到山清水秀的希腊岛屿进行疗养,那里不仅树木苍郁、还有瀑布溪流。茜茜公主在那里修养了一年,竟奇迹般的康复了。后来医学专家对此作出解释,是那里优越的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挽救了她的生命。
那自然界中的负氧离子为什么能将茜茜公主从死神的手中夺回来?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普·莱昂纳德第一个在学术上证实了负氧离子对人体的神效,他提出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负氧离子有益于人类健康。为了更确切的证实负氧离子对人体的有益作用,科学家不断的进行生物实验,用数以千计的论文和研究文献证明了负氧离子有明显的生物效应,更深入的发现自然中的负氧离子是一种粒径小、活性高的负离子,它可以迅速的扩散,到达4-5米的距离,并且还发现只有这种生态级的小粒径负离子可以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对人体多种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改善和辅助治疗作用。
把结核病比作浪漫面具下的致命杀手,是因为一般得了这种病的人通常都会食欲不振、拥有消瘦的身材、忧郁的眼神、还会不时咳嗽、掩住口的白色手帕上还会有一点殷红。不过这些情况负氧离子都可以一一解决。首先自然界中的负氧离子浓度越高,人体的自愈能力就可提高(由台湾科技大学的叶正涛教授收集整理的数据显示,负氧离子浓度与人体健康呈正相关关系,森林及瀑布周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在10000-50000个/立方厘米,人体会具有自然痊愈力),这就有效的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其次生态级小粒径负离子,能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增加肺活量,通过生物化学反应,负氧离子可以促使支气管纤毛运动,有利于粘液的排出,并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解除其痉挛;另外负氧离子还可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白色瘟疫”卷土重来,对抗古老痼疾,我们唯有创新。1993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地宣布——全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人们对结核出现了耐药性,耐药结核放佛又要将人们拖回以前的梦魇,不过据高科负氧离子研究所的专家介绍,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专利号:2012204339016),实现了人工负离子生态化的突破,将挽救了茜茜公主生命的纯净自然负氧离子带到了我们的身边,带我们走出了结核的白色瘟疫,让藏在浪漫面具下的致命杀手遁地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