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防治要走出三大误区

8岁的男孩小强患哮喘两年,由于家长平时未按医嘱规范地让他使用抗哮喘药物,使得症状控制不佳,每年发作3~4次。近期气温变化大,小强不小心感冒了,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小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呼吸衰竭症状。经过积极救治,小强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是,如果小强出院后再不接受长期规范化个体化治疗的话,他的肺功能在不就的将来有可能严重受损。像小强这样患有哮喘但平时又控制不佳的患儿在全国还有很多。因此,就目前国内哮喘患儿患病率逐年升高以及症状控制不佳的现状,笔者呼吁家长和社会能更多地关注哮喘的长期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认清哮喘防治的误区,真正让哮喘患儿自由呼吸。

  而在哮喘防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误区。

  一:哮喘不发作就不用治疗。

  从2013年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来看,很多患者哮喘一发作就往医院跑,感觉症状稳定了,就减少用药甚至擅自停止用药,这就造成了病情的反复,稳定期的长期治疗是哮喘患者疾病长期管理的重点内容,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二:激素治疗对身体有害。

  不少患者听说需长期吸入激素治疗,担心身体受到伤害,尤其是女性和儿童患者,怕会发胖或影响发育。所以,有些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就自行断药,还有些患者使用未经正规批准的偏方。

三:治疗期间不必检查肺功能。

  患者或家属长根据自身的某些特征和用药次数,来判断哮喘的病情。每个人对每一个症状的轻重判断都会有差异,所以需要能客观的反应哮喘疾病程度的指标。肺功能对于哮喘的诊断与评估很有价值。其指标可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儿童时期哮喘的规范化治疗是和关键的,但如果平时不维持治疗,一旦发病,往往需要静脉注射大剂量的祭祀来治疗,发作业大,对免疫力的一直还会造成患儿的反复感染,甚至最终导致肺功能不可逆性受损。

  怎样可以科学的治疗哮喘呢?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采用负氧离子吸入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100例,获得良好效果,100例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痊愈37例,症状、体征消失,辅助检查(X线、血象等项目)正常;显效38例,症状显著减轻,体征基本消失,好转20例,症状体征部分减轻或消失;无效5例。显效率75%,有效率95%。

  临床研究发现:氧离子能有加强气管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响上皮绒内呼吸酶的活性,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肺活量、调整呼吸频率、镇咳等功效。负离子还能促进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再生,恢复黏膜的分泌功能。对哮喘有良好的效果。

  而采用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产生的生态级负离子粒径小、活性高、迁移距离远,能够在室内营造“森”呼吸所需的离子浴环境,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疗养保健作用负离子具有极佳的净化除尘功效,可以有效清除空气中引起呼吸系统刺激的污染物;改善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功效。



16110424495869.png   16110424565549.png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