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创造负离子环境是抵御微生物过敏原的最好办法

古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但对于易过敏人群来说,春天的一点风吹草动,他们都能敏感的觉察。春天是过敏症状的高发期,万物复苏催生了太过庞杂的“导火索”——过敏原,除非打造一个负离子环境,才能将其真正净化干净,这一点,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绝对给力。

微生物过敏原难以防范创造负离子环境是重点

世卫组织发布数据表明:全球目前有22%-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仅在中国就有两亿多人患病。过敏原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食物、吸入物、微生物、药物和其他物理因素。专家表示,食物、药物的过敏防范不算难,但无孔不入的吸入物和微生物却往往防不胜防。其对人体危害最显著的部位当属呼吸道和皮肤,常见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花粉症、荨麻疹等。

而在我们的生活起居中,就遍布着各种可能导致过敏的吸入物和微生物。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对1200户家庭的灰尘样本分析发现,每户家庭平均可找到2000种真菌和7000种细菌,有些甚至可致命。而科学家们在应对性研究中也同样发现:细菌和病毒必须带有负电荷才能攻击活细胞,因此抵御这种攻击的办法就是让活细胞也拥有负电荷属性,使其相互排斥。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创造负离子环境已并非难事,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利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改善空气环境,这对于抑制过敏原、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过敏原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打造过敏原最少化的干净起居环境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问世,为人们的家居环境带来了洁净与健康,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据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首席专家、高级工程师陶名章教授介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利用的技术也有传统与高新之分。

传统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多利用了双极电晕放电技术和普通单极放电技术,生成的是活性低的大、中粒径负离子,净化作用多在大颗粒物方面效果明显,对易于进入人体的可吸入颗粒物有些无能为力,且容易产生臭氧等衍生污染物。

而负离子高新技术则与之完全不同。其中,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作为3.0负离子净化技术的代表,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誉为“开启了人工生成负离子技术的生态化时代”,可以生成活性高的小粒径负离子,在空气净化方面的作用是普通大、中粒径负离子的300倍,因此这种空气净化设备也成为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可以释放出大剂量、高活性、小粒径的负氧离子,与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等相结合,使其凝聚而沉降在地上,且不会再随空气进入到体内。联合国空气环保领域的众多专家也证实,小粒径负离子可以主动出击捕捉小粒微尘,使其凝聚沉降,去除空气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尘飘粒,从而减少PM2.5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且微尘直径越小,越容易受到小粒径负离子的作用而沉淀。

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也经过了国家一级权威机构效果验证,认定其净化效果为99.99%,净化精度可达0.001微米,在实现超微净化作用的同时,创造一个过敏原最少化的干净起居环境。


16110424495869.png     16110424565549.png


推荐文章